协会宗旨:搭建企业桥梁 创建行业价值

  • 首页 首页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关于协会
    • 合作伙伴
    • 协会职能
    • 资料下载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行业动态
    • 解决方案
    • 行业报告
    • 政策指南
    • 行业百科
  • 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
    • 专家委员会
    • 会员服务
    • 标准服务
    • 技术培训
    • 知识产权工作站
  •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 XR周迹
    • 副会长
    • 会员展示
    • 会员专访
    • 申请入会
  • 产业服务 产业服务
    • 产业运营
    • 招商方案
    • 媒体宣发
  • 创投服务 创投服务
    • 项目库
    • 机构库
    • 人物库
    • 投融动态
  • 协会党建 协会党建
    • 党建进程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协会
    • 协会招聘
  • AR/VR博览会 AR/VR博览会
    • 博览会介绍
    • 中国XR30强榜单
    • 联系我们
    • 大会动态

最新动态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 行业动态
  • 解决方案
  • 行业报告
  • 政策指南
  • 行业百科

会员动态

首页>最新动态>会员动态

「蚂蚁特工」与「K米」达成合作,让 AR 技术进入 KTV 场景“带货”

日期:2020-06-29 点击数:1941

摘要:AR营销也要将线下的“小场景”接入线上的流量变现和带货“大池”。

在5G的商用落地将让更多场景下的内容分发成为可能后,信息流正在成为新一轮流量竞争的关键词。行业分析认为:内容产业发展之下,多个场景下的AR、VR将快速发展,落地;运营商节点价值开始凸显,打破现有泛娱乐内容和渠道以互联网为主的局面,未来内容分发和触达方式也都随之变化;大数据和AI的使用也使得内容产业更智能化发展。

36氪此前曾报道过国内AR科技营销企业「蚂蚁特工」,近期,该公司宣布将与星网锐捷集团旗下企业「K米」合作,将AR营销技术导入KTV场景,进一步延伸AR营销的应用场景。

“AR+KTV”升级思路

据透露,两家公司的合作将遵循“AR+KTV”的升级思路。引入AR科技的KTV将主要体现在:音乐MV内容创新、广告投放体验和销售带货。

当前KTV业内的预测是:KTV整体业务会在10月后会基本恢复,而此次疫情必然使高速增长红利已经消退中国KTV业进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的竞争。中国KTV正在积极谋求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重获年轻主要消费群体的簇拥,AR/VR等黑科技的加持将成为发展新时期线下KTV业态中的胜负手。

对于KTV运营商「K米」来说,新型的“AR黑科技”也有助于帮助KTV运营方提高用户体验,增强对于求新求异的用户的吸引力,打破传统KTV里以唱歌为主的单调娱乐形式,更好的吸引年轻消费者。高互动、高触达、高引流的“KTV·AR”的互动娱乐新模式能帮助KTV更好的挖掘用户价值。

而对于「蚂蚁特工」来说,当前KTV包厢中统一的硬软件标准设备和密闭的空间则为其AR营销提供了新的试验田。在电梯、车库等场景的营销价值被开发利用后,AR营销需要新的流量和场景进行测试,将线下的“小场景”接入线上的流量变现和带货“大池”。

而拥有完整统一硬件、空间狭小的KTV成为了新选择——AR营销公司可直接接入软硬件系统,并结合消费者的手机进行交互补充,实现AR与人的交互和互动,维持“沉浸式体验氛围”;而对于已经积累了一定品牌客户的承办方「蚂蚁特工」来说,KTV作为线下年轻流量的聚集空间的线下流量开发价值也被现有的广告主所看重:大数据也能更好的提取KTV中年轻用户的喜好、习惯和消费数据,为当前新消费品牌的营销宣传通路提供参考。

5ef963d63d5be.png

KTV场景效果图

目前,「蚂蚁特工」已基于AR开发了KTV开发了针对情侣、团建、商务等场景的对应AR互动玩法和针对KTV场景开发一整套的AR娱乐营销系统,据透露,其TOC的独立平台正在研发中,目前尚处保密阶段;其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SSAAS系统收取KTV的年服务费、以及TOC专属玩法的会员及广告收费。

来源:程木各

协会介绍    入会申请     解决方案     联系协会

关注公众号回复“进群”即可加入群聊

60698eba3f0f5.png

下一篇:有奖征名 | 创维VR “V601”全球征名!
返回上一级

 

主办单位: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兴东社区南天辉创研中心6楼  

电话:18938893801  Email:Vip@szar.org.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8013217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查看

合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