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2-14 点击数:2206
各位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题目是“AR/VR+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践”。首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广州邦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慧敏,我们是大唐电信教育板块旗下的二级公司,目前来说,在7月20日,烽火和大唐已经合并,其实在整个大唐领域有很多公司,两家上市公司,一个是大唐电信,一个是大唐高鸿。我们作为产教融合的公司,和大唐高鸿公司也合作比较多,他们是专注于B端的信息化,我们更多专注于产教融合。
刚才石总介绍,我们探索了一种双主体的教育模式,是在2015年的时候,被上海教委作为产教融合的一个示范单位,向全市,包括整个职业教育系统进行推广。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由我们和大唐高鸿做信息化的项目,单个项目超过两千万,把校园的信息化和分院的产教融合一起都做了,在市场上我们还是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基于VR这个方向落地了五个院校,基本都是大的项目在100多万,小的项目在几十万。在这两年VR各种产教融合的项目越来越多,刚开始的时候,石总说AR/VR行业经历了2016年的高峰,又跌入到2017年的谷底。其实我们在做整个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化的时候,可能没有感受得那么直接和明显,因为我们是藏在后面的,我们觉得整个产业是持续向上的过程。
讲到教育,我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些宏观上的分析。第一是从政策上。一说教育市场,大家都知道,教育是一个朝阳的市场,在中国,教育市场是一个万亿的市场。我们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是通吃型的企业,我们更专注于大唐电信的产业与教育的融合,所以我们目前来说专注于高教融合。我们在做这个产业的时候,更关注国家的大方向。大家都知道,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管是国外的工业4.0还是中国的2025,其实大的趋势是我们的产业要转型,产业的转型所释放的就是人才要转型。教育部发的信息学校很关注,但是这是给学校的钱,对于做产业的有多大关系呢?所以我们在关注这个政策的时候,看到了今年发改委发的一个政策,做了一个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支撑教学型机能实训基地的文。
说到VR国内产业链现状,在座很多都是专家,可能比我们在VR领域深耕细作时间更久,从硬件的搭建到操作系统,再到内容的研发,甚至于到后面的一些衍生服务,这里都是需要很多技术服务。我们这个产业在2018年是一个回暖,每一个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企业现在都是一个铺垫期,大家都活得不一定非常开心,但是这个技术都是我们非常看好的,我们也相信等我们的技术达到一定的预期,我们的AR能够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时候,它一定把VR的红利带给现在还在坚持的企业。
我们集团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布局。VR是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环,我们最开始在做的是移动通信领域,逐步从移动通信过度到移动通信物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方面,后面加入了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媒体,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人工智能。我为什么当时写了数字媒体呢?因为在高教领域当中,在2018年8月之前是没有VR这个专业的,你可以去看,现在要么就是计算机软工方向,要么就是艺术方向偏模型设计,叫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或者是游戏开发、软件开发,还没有真正的虚拟现实专业。从8月份以后,我们了解到现在已经有一个虚拟现实应用技术,那就说明了国家对虚拟现实技术,从顶层的教育层面实际上也是在不断的去做了对行业的支持。我们在做信息技术领域的时候,可能更关注的是它的一个模式,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又做了什么样的实践,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走过了哪些路,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建设方案当中说白了,我们没有利用一个非常尖端的技术去引领教学,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种模式,再通过一种实践,去把这个技术引入到教育当中,最终让培养出来的人又对我们的产业进行一些服务。
我们从建设者思路来看,教育领域如果和产业结合得不好,教师的师资资源如果没有,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做的时候,很可能这里就不出真正的以后为这个产业需要的人。而且现在公办院校都是国家的钱,浪费了很多的资源都闲置,对资产的浪费也是非常严重的。我们需要通过一种模式能够让这些资源都能整合起来,为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提供一些技术服务。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来说,就有一种模式,让老师教的专业,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好的技术,推进他们的就业,最终让产业和教育融合得更加紧密。我们需要什么呢?最终我们需要提升教师的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我们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老师教是一方面,我们还要给他提供一个环境。教与学的问题结合好了,一定要和产业进行对接,最终是解决企业的问题。我相信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一定可以打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怎么做呢?通过我们的这种专业建设,双师培养,以及和产业对接的过程。
对于双师型的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采用了双评双聘机制。我希望工程师在入职到学校以后,能够跟着学校的从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一路过来,能够晋升教师的职称评比。在企业当中,还有一个大唐大学,作为一个企业大学是有职业工程师的评选序列,所以也可以通过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过程,帮他把职称也做起来,这对于双师职业路径的发展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的产教融合模式也成立了二级学院,这是一种双主体的方式,一个是企业主体,一个是院校主体。我们在本科和专科都会有相应不同的二级学院的设置,同时我们也借鉴了大唐在国家级实验基地的模式和内容,我们和院校在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建设,还有原创性孵化项目的引入。
作为企业,尤其在座的AR/VR行业可能更关注的一件事情是,你说了这么多模式,怎么变现?今天我不讲产品,只讲一些模式和实践。变现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例如我们做的课程资源,通信课程资源,上海市的精品课程资源是我们来做,上海市教委给了40万资金,让我们做4G通信网络虚拟仿真项目,也是我们来承担的。通过我们的立体课程资源,通过我们的实训室建设,通过我们的虚拟仿真内容的开发,就形成了企业自有的产品。而且学校并不关注产学研是否属于他的,只关注这个培养当中是否他的人才培养,对他的青年教师培养有帮助。所以我们基于这三年的时间,积累了这一套全国首个通信系列的仿真产品。
讲完了上海工商的案例,在产教融合领域当中,理论上就要不断的深化。这个理论上无非就是我们要和产业对接得好,我们要把教育培养好,我们要把这个专业做得更宽更广一点。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和VR行业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我认为你有了这种模式以后,不管是去做虚拟现实专业行业也好,还是做人工智能、物联网也好,就是一种通用的模式,你能够匹配到了理论上的模型,可以在教育圈里面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二是广东的项目,是今年刚落地的,从开始的人才培养方案去沟通,把它变成一个以VR为特色的校级平台,我们希望它不光能够培养VR的开发人才,甚至于能和学校其他各个专业进行联系。我们要和当地龙头企业进行合作,选取到龙头企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诉求,通过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让产业和院校互动变得更加紧密。不管是教育界还是政府,这都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这个项目在珠海,现在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如果有行业内的朋友对教育感兴趣,希望去了解到一些产教融合模式,到时候也可以到珠海和我联系,我可以带着大家去参观一下。
我们公司在普教上面的探索。AR/VR的热情可能在2016年就被点燃了,普教市场相对于高教市场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更容易被复制。大家更关注怎么样通过AR/VR手段复制一些概念,或者一些不容易达到的场景。还可以利用VR做创客。在第一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积累,我们在信息化方面有一些积累。所以第一类公司是根据人教版的教材,看哪个知识点能够做成VR的,就做成了VR。但是我相信,现在第一种方式企业也不一定真的能够放量,有很多的项目,或者学校能够落地。我下一张PPT会讲到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现在的AR/VR技术渗透到学校当中。第二种方式相对来说简单一点,我们提供给他一套工具和一套课程,让他在这里做着玩,或者创造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把一些简单的东西,全景的东西直接变成VR的东西,让他们去体验。其实这个东西在做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我们参考了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感觉到虽然我们在高教领域现在已经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在普教领域,如果一个很健全的从上层到下层的比赛,或者行业竞赛类的东西,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只是变成一些细节。就像马云说的,它可能只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并不能真正对企业产业化有一个明显的推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至少在现在,大部分企业都还是在探索阶段。
我们也希望拿AR/VR发挥更多的创造力,不是应试教育中僵化的东西。我上面只是列举了AR/VR技术在普教领域目前的障碍。第一是体验不够好,我没有在座的各位专业。第二,没有一些真正的规范,所有做内容的厂家就是看着教材目录,你觉得怎么样好就怎么做,没有人说你做得好还是不好,先能做出来就行。第三是没有比赛,机器人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好?例如深圳优必选公司今年在珠海中标一个1.8亿的项目,就是全市统一性给中小学配套人工智能实验室。我们现在对行业进行了分析,小学校长还是逐利的,他们还是有做出来的政绩,一个没有比赛的东西如果去推,只有校长对技术保有着满腔的热忱,否则你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也是整个集团在推普教当中,发现它和高教最明显的区别。还有认知和接受,说到这一点有个明显的例子,我们当时在一所学校做一些科普服务,还不是校长,是一个专业老实说了一句话,VR这个东西小朋友戴着它很容易出危险的,校长就说拜拜吧。这是很明显的例子,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有很多办法去避免,但是一涉及安全的高压线,我们就觉得它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我们在创客里面的探索没有探索太深,因为普教育领域更强调的是整体体系,我们和很多做普教创客里面做VR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先是联合北师大做了一个理论,接着是一个体系,然后我们做了一些课程,我们希望最终打造的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接不同的硬件,可以接3D打印,可以接机器编程,通过这个平台都能够把创客元素接进来,最终通过我们的课程体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创客的统一性平台。我们现在刚对这个探索进行了半年,如果有做这方面的朋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在这个方向上怎么样变现还真是一个很漫长的路。
主办单位: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兴东社区南天辉创研中心6楼
电话:18938893801 Email:Vip@szar.org.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8013217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查看